在著名作家桂剑雄先生创作的寓言《两个盗墓者》(后附作品小档案)中,以简洁而生动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深刻寓意的故事。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故事围绕着两个盗墓者先后掉进一个大洞展开。第一个盗墓者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攀爬无果后,疲惫地睡着了。当第二个盗墓者掉进洞中,拼命往上爬却一次次失败时,第一个盗墓者出于好意提醒他休息一会儿,并告知自己已经尝试很久都未能爬上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善意的提醒却让第二个盗墓者在惊吓中竟迅速地爬出了洞。
从情节上看,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第一个盗墓者的善意之举,却意外地成为了第二个盗墓者突破困境的催化剂。这种情节的反转,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引人深思。它让我们看到,有时候,看似不利的因素,却可能成为促使我们突破困境的动力。
从人物形象上分析,两个盗墓者各具特点。第一个盗墓者在困境中虽然努力尝试但最终失败,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在看到同行掉落时,还能保持善良,给予提醒。他的行为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互助精神。尽管他自己未能成功爬出洞,但他的存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第二个盗墓者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次次地尝试攀爬。然而,当他受到惊吓时,却爆发出了巨大的潜能,成功地爬出了洞。他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恐惧的力量。恐惧,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我们超越自我,突破困境。
从寓意层面来看,这个寓言故事有着深刻的启示。首先,它告诉我们,在困境中,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第一个盗墓者虽然尝试了很久都未能爬上去,但他并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休息,等待机会。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具备的品质。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只要我们保持希望,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
其次,故事也强调了善意的力量。第一个盗墓者的善意提醒,虽然最初并没有得到好的回应,但从结果来看,正是他的善良举动,间接帮助了第二个盗墓者。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善良待人,因为善良不仅可以温暖他人,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带来好运。
再者,故事中第二个盗墓者在惊吓中突破困境的情节,让我们思考恐惧的作用。恐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在这个故事中,恐惧却成为了推动第二个盗墓者前进的动力。这提醒我们,恐惧并非完全是坏事,在适当的时候,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困难。然而,我们也不能被恐惧所控制,而是要学会正确地面对恐惧,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此外,这个寓言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当人们处于舒适区时,往往缺乏动力去改变和突破。而当面临困境或恐惧时,为了摆脱这种不舒服的状态,人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盗墓者在正常情况下无法爬出洞,但在受到惊吓后,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激发了他的潜能,使他成功地突破了困境。这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些压力和挑战,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像第一个盗墓者一样,努力尝试却未能成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希望,而是要像他一样,保持善良,积极地面对困难。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恐惧中汲取力量,勇敢地挑战自我,突破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寓言《两个盗墓者》以其简洁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寓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善良、恐惧等因素在困境中的作用,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地突破自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许多大洞,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从困境中寻找机会,就一定能够爬出洞,走向光明的未来。(作者联系方式:13206617733微信同)
附:寓言原文
两个盗墓者
文/桂剑雄
一个盗墓者不小心掉进一座古墓旁边的大洞里。他拼命往上爬,却怎么也爬不上去。过了很长时间,他爬累了,便在洞里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盗墓者不小心也掉进了大洞。他拼命往上爬,却怎么也爬不上去。
先前掉下大洞的那个盗墓者睡得正香,发觉有一个同行也掉了下来了,不敢贸然和他说话,怕吓着他,便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他向上爬。可是,当看到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后,终于忍不住,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休息会儿吧朋友,我已经在下面试了很久了,一直都没能爬上去!”
还没听他说完,受到惊吓的那个后掉下来的盗墓者,竟三下两下地从洞底爬了上去,快速逃走了。
◎阅读启示:人在极端的情况下,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作品小档案:本文首发《趣味·成语与寓言》2013年第12期,先后被《格言》2014年5月下、《当代闪小说》2014年第二期、《幸福·悦读》2015年第三期、《微型小说月报》2016年第1期、《小小说月刊》2016年5月下、2016年7月上《民间文学选刊·上半月刊》、《中国故事(虚构版)》2016年第8期等转载,入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版《中国当代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