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向不同命运的隐喻——寓言《驴子与千里马》的启示丁宝玉

寓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以简洁的故事传达深刻的哲理。作家王述成先生创作的《驴子与千里马》这则寓言故事,虽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深入赏析。

一、故事的艺术呈现:形象与场景的构建

在艺术表现上,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与场景。开篇对驴子的描写堪称一绝,“驴子半闭着眼睛,拉着古老而沉重的磨盘,有气无力地一圈一圈转着”,仅寥寥数语,就将驴子那种疲惫、麻木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岁月的碾压下失去活力的生命,被束缚在那永无止境的磨盘旁,机械地重复着单调的动作。这种场景带有一种沉闷和压抑的氛围,是对一种碌碌无为、按部就班生活的直观写照。

而千里马的出场则打破了这种沉闷,“远处传来千里马一声长嘶,惊得驴子顿睁两眼,望着飞奔而来的骏马,好不羡慕”。千里马的长嘶是一种力量和自由的宣告,它飞奔而来的姿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驴子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两者在精神和生存状态上的巨大差异。这一对比不仅仅是形象上的,更是生命状态和追求的深刻对比,为故事后续的哲理阐述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二、对话的深度:哲理的层层剥开

驴子与千里马之间的对话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与灵魂所在。驴子的哀叹是一种对自身命运的迷茫与不甘,“每当想起在短短的时间里,你就成为千里马驰骋疆场,我便扪心自问,为何自己却不能?”这一疑问实际上是许多人在面对他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平庸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它包含着自我怀疑、羡慕以及对改变的渴望,但又因深陷现状而不知所措。

千里马的回答“我之所以能成为千里马,是因为每走一步便向前一步,而你不能,是因为你日复一日走老路啊”则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了两者命运差异的根源。这一回答富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从表面看,它强调了行动方向的重要性。千里马的每一步都是向着驰骋疆场这一目标前进,每一步都积累着向目标靠近的力量;而驴子虽然也在走动,但其行动轨迹是一个封闭的圆圈,没有前进的方向,只是在原地打转。这种行动方向的差异反映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生规划和追求的思考。千里马有远大的理想,它的行动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进行的有意义的努力;驴子则缺乏这样的理想,它的行为只是出于惯性和生存的基本需求。

三、象征寓意:社会众生相的映射

在象征意义方面,这则寓言犹如一面社会的镜子,映射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群。驴子无疑是那些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缺乏目标和进取精神的人的代表。他们或许被传统的观念、固定的工作模式或者舒适的生活假象所迷惑,满足于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事情,而从不思考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这类人可能存在于各个角落,比如一些在体制内做着重复性工作却从不谋求创新和突破的人,或者一些沉迷于低级娱乐而放弃自我提升的人。

千里马则象征着那些充满梦想、勇于拼搏且方向明确的奋斗者。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所在,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他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每一次的前行都是为了离梦想更近一步。这些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像千里马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驰骋,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和价值。

四、对人生的深远启示:梦想与奋进的交响

这则寓言故事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首先,它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性。梦想就如同千里马心中的那片疆场,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源泉。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没有航向的船只,只能在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树立一个远大而清晰的梦想,这个梦想应该是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热情和潜能的。

其次,行动的方向性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像千里马一样,确保每一个行动都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这需要我们具备规划能力和自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梦想相符,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忙碌或者惯性的陷阱之中。

最后,它激励我们要有勇气打破常规,跳出舒适区。驴子之所以一直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害怕改变,习惯了既有的生活模式。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习惯和舒适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只有像千里马那样,敢于突破常规,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王述成先生创作的《驴子与千里马》这则寓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形象的塑造、深刻的对话、丰富的象征意义,奏响了一曲关于梦想与奋进的交响曲,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附:寓言原文

驴子与千里马

文/王述成

驴子半闭着眼睛,拉着古老而沉重的磨盘,有气无力地一圈一圈转着。突然,远处传来千里马一声长嘶,惊得驴子顿睁两眼,望着飞奔而来的骏马,好不羡慕。

瞬间,千里马来到跟前。驴子哀叹一声,凄苦地说:“每当想起在短短的时间里,你就成为千里马驰骋疆场,我便扪心自问,为何自己却不能?”

千里马沉默一下。真诚地告诫说:“我之所以能成为千里马,是因为每走一步便向前一步,而你不能,是因为你日复一日走老路啊!”

(原载《人民文学》1990年第9期,菲律宾《联合日报》2019年12月10日,入选《中国当代寓言•生命的真理》《365心灵成长寓言·春雨卷》)

作者简介:丁宝玉,笔名野渡,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籍贯山东青岛。系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学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评论等作品发表在《农民日报》《中国寓言网》《寓言文学》《莲池周刊》《北极光》《今古传奇·悦读》《鲁西诗人》《深圳文学》《齐鲁文学》《中国草根作家》《嫩江文学·精品版》《齐齐哈尔文艺》等报刊及平台。

联系方式:13206617733(微信同)

电子邮箱:13634831633@163.com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丁宝玉]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暂无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