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绝中探寻成长的智慧——寓言集《那么多那么多的“不”》探秘丁宝玉

2025年1月19日,是我心情格外激动的日子,收到了作家李日伟先生寄来的新著《那么多那么多的“不”》,真的是爱不释手。在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曾拜读过著名寓言作家桂剑雄先生的荐读文章《微言大义,“不”中见理——荐读李日伟新著<那么多那么多的“不”>》,对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李日伟先生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和福建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他的《那么多那么多的“不”》是一部明理微寓言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以“不”为主题,通过小动物们演绎出情节生动的微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哲理,语言朴素不失风趣幽默。全书精选六十个微寓言,讲述了六十种说“不”的故事,拒绝干巴巴的告诫和高高在上的说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故事大会,特别适合少年儿童品读。这些简洁的故事、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智慧世界的大门。

一、主题的独特与深刻

“不”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其背后蕴含的深意。作者巧妙地将其作为主题,以小见大,挖掘出“不”背后的成长智慧与人生哲理。例如,《不嫌自己丑》这则寓言蕴含着对自我认知与接纳的深入思考。以小牛因小眼睛被嘲笑,却乐观面对,最终因独特外貌受到关注为情节,打破常规对美丑的刻板定义。

其独特之处在于,没有落入常规的励志故事俗套,不是讲述小牛如何改变外貌获得认可,而是强调它对自身的接纳,不被外界评价左右。深刻之处在于,借小牛的经历传达出美丑评判标准的相对性,从被嘲笑到被追捧,只因视角转变。同时,呼吁人们要乐观接受母亲赐予的独特相貌,延伸至对自身独特之处的接纳,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要因外界的否定而自卑,鼓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坚守自我。

二、故事的生动与趣味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小动物形象。这些小动物们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它们的喜怒哀乐、困惑与成长,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例如《劝不住自己的苍蝇》这则寓言极具吸引力。作者巧妙地将蚊子与苍蝇的经历串联,情节充满波折,如蚊子贪婪吸血被拍死的紧张情节,让读者不禁为其命运揪心。而苍蝇先是充当“劝诫者”,好心提醒蚊子“见好就收”,却在闻到厨房香味后,瞬间将自己的告诫抛诸脑后,奋不顾身地冲向美食,最后落得和蚊子一样的悲惨下场。

整个故事画面感十足,从蚊子悄悄吸血、苍蝇好心提醒,到苍蝇因美食诱惑而忘乎所以,都像一场生动的短剧在读者眼前上演。这种前后行为的巨大反差,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到故事背后的寓意,即很多人总是能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问题,却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引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三、寓意的丰富与多元

《那么多那么多的“不”》的寓意丰富而多元,涵盖了成长的多个方面。例如《不穿“白衣”的小树》这则寓言,从最直观的层面看,它讲述了小树因嫌白漆难看、有味道而拒绝涂抹,最终在寒冬树皮开裂的故事,传达出要重视防护措施的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不应因眼前的小麻烦,而拒绝能带来实际好处的事物。

往深处挖掘,它还体现出对短视行为的批判。小树只看到白漆一时的缺点,忽视了其长远的保护作用,警示人们做决策时要目光长远,不能被当下的感受蒙蔽双眼。

此外,这则寓言也反映出经验传承的重要性。大树的好心劝说,代表着长辈的经验传递,小树的拒绝则象征着年轻人对经验的抵触。它告诫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尤其是来自长辈的经验,避免因盲目自大而走弯路,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才能在生活中少犯错误。

四、语言的简洁与优美

作者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优美与韵律。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轻松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又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例如,《不如从夸奖开始》这则寓言,语言简洁而优美,极具感染力。在简短的篇幅中,作者通过精准的对话和描写,将故事生动呈现。公鸡的“讨厌的笨猪,快闭上你的臭嘴!你再打呼噜,我报警了”,短短话语,直白地展现出它的暴躁与无礼,简洁有力地推动情节发展。

小狗与小猪的交流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语言质朴却不失优美。“哇,亲爱的小猪,这么早你就洗脸啦!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真可爱!”小狗的夸奖之词简洁明了,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温暖与善意,也成功塑造出小狗友善聪慧的形象。在引导小猪改正缺点时,小狗的话语“不过你也有个小缺点,如果能睡觉不打呼噜,就完美无敌啦”,委婉又简洁,既点明问题又不伤人自尊。

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避免了冗长拖沓,让故事节奏明快;而其中的优美之处则体现在对角色性格的细腻刻画和情感的自然传递上,使读者轻松理解故事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到“让别人听劝,不如从夸奖开始”的道理。

五、教育意义的深远

《那么多那么多的“不”》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读物。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压力,如何教会他们正确地拒绝不良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这本书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家长和教师可以借助这本书,与孩子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还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成长的智慧。

总之,《那么多那么多的“不”》是一部充满智慧与魅力的寓言集,它以独特的主题、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寓意和优美的语言,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长智慧的大门。在这本书中,孩子们将跟随小动物们的脚步,学会在拒绝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智慧与勇气。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世界,与孩子们共同感受成长的快乐与挑战,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充满智慧与爱的童年。

难怪著名寓言作家桂剑雄评价其“微言大义,‘不’中见理”;《智力课堂》杂志主编张巍认为这些寓言故事文字生动、形象鲜明、寓意隽永,孩子们读起来定会回味无穷。

【作家简介】李日伟,福建省古田县人,2020年开始创作寓言童话,近200篇作品见于《思维与智慧》《红蜻蜓》《意林·少年版》《福建文学》《胶东文学》等刊物。10余篇作品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精选》《国际中文闪小说精选》等选本。获评“2021年度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首届庄子寓言文学奖佳作奖”“‘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优秀奖”等奖项。著有童话《再见,井底之蛙》。

【评者简介】丁宝玉,笔名野渡,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籍贯山东青岛。系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学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寓言、评论等作品发表在《农民日报》《中国寓言网》《黑龙江农村报》《鹤城晚报》《青年文学家》《半岛都市报》《四川科技报》《山东诗歌》《莲池周刊》《北极光》《今古传奇·悦读》《山西老年》《巴中文学》《亳州文艺》《鲁西诗人》《深圳文学》《齐鲁文学》《齐齐哈尔文艺》《满洲里日报》《巴中日报》等报刊。

联系方式:13206617733(微信同)

电子邮箱:13634831633@163.con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丁宝玉]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暂无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