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2015年《幸福·悦读》杂志上有则寓言,是讲山林间故事的,就是著名寓言作家桂剑雄先生的《一山能容多羊》。今天重读这个故事,就跟“照镜子”一样,再一次认真的审视自我。
一、月光下的血色爪痕
东山的老虎和西岭的老虎,原本隔着暮色互相致意。它们的领地像两弯新月,在山岚中若隐若现。每当月光爬上岩壁,两只老虎会对着同一轮明月长啸,声波在山谷间碰撞出银色的涟漪。羊群在各自的山坡吃草,蹄印里盛着露珠,像撒落的星星碎片。
直到人类的推土机开进东山。钢铁的轰鸣碾碎了晨雾,混凝土森林拔地而起,老虎的领地被压缩成孤岛。北丘的麦田吞噬了草场,羊群被迫南迁。当两只老虎在新的边界相遇时,瞳孔里映出的不再是同类的威严,而是饥饿的绿光。它们的争斗撕裂了月光,血珠溅在岩石上,像盛开的红梅。
二、强弱之间的生存之道
老虎的悲剧让人想起现实中的商战。就像两家巨头为抢市场份额大打出手,最后往往落得两败俱伤。而那些小企业反而能在缝隙里找到生机,就像寓言里的羊群,面对危机学会了分享草料。这让人想到老子的话:”柔弱胜刚强”,看似弱小的力量,往往蕴含着更持久的生命力。
羊群的智慧更值得深思。它们没有尖牙利爪,却懂得在困境中抱团取暖。就像疫情期间的小餐馆,大家联合采购、共享客源,反而比大酒店活得更滋润。这种”弱者联盟”的生存策略,其实充满了东方智慧——不是对抗,而是融合。
三、人类之手的蝴蝶效应
人类开发东山和北丘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却没想到引发了连锁反应。这让人想到现实中的城市化进程,高楼大厦取代了森林,却让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但有趣的是,人类的干预反而促成了羊群的和平。就像被迫搬到同一社区的居民,刚开始可能互相猜疑,后来却成了好邻居。
这种现象背后藏着深刻的道理:有时候打破旧秩序反而能催生新和谐。人类总是在危机中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这或许就是我们文明延续的秘诀。
四、共生之道的现代启示
寓言里的老虎和羊群,其实是人类社会的隐喻。强者总在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弱者却在学会共享。这则寓言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共享。强者不应该通过竞争和冲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弱者也不应该因为自身的弱势而感到自卑。
这则寓言还提醒我们,只有当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共享,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发展。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结语:月光下的觉醒
桂剑雄先生的寓言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审视自身的大门。当我们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时,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月光?那些被撕碎的不只是领地,更是我们内心的平和。或许我们应该学学羊群,在困境中寻找合作的可能,而不是像老虎那样陷入无休止的厮杀。
下次当你看到流浪猫为了剩饭打架时,不妨想想这个寓言。真正的生存智慧,不是打败对手,而是学会在有限的空间里和谐共处。就像月光下的羊群,虽然弱小,却懂得用温柔的力量守护彼此。
附:寓言原文
一山能容多羊
文/桂剑雄
东山有一只虎,西岭也有一只虎。南坡有一群羊,北丘也有一群羊。
很长时间,虎吃羊,羊吃草,东山和西岭的虎一直相安无事。
后来,东山被人开发,北丘被人种上粮食。结果,东山虎和西岭虎为争夺领地,打得不可开交。北丘羊和南坡羊却和平共处。
智慧小喇叭:一山不容二虎,强者或头几名,经常会是对手;一山能容多羊,弱者或是落后的人,往往会成为朋友。
(原载《幸福·悦读》2015年2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