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台记者采访刚夫

中央电台就《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的风格与特点与刚夫访谈

(主持人、记者:张元轶。2005年2月16日首次播出,稍作删节。)

编者按:为配合、落实中央及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示精神,中央电台把视野关注到有份量、有教益的优秀读物上,以便向全国人民传递信息及推荐。刚夫的《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出版不久即被相中,作为推荐书目之一。年初时候,中央电台"金色阳光"栏目采访了刚夫,现把播出稿推荐给各位,与各位朋友共飨。

主持人开篇语:由作家刚夫撰写、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日前出版,这套丛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套丛书,我们特地采访了刚夫先生。

记者:刚夫先生,一般科普书大家都会认为比较正统、比较严谨的,但您采用了寓言体裁来写科普作品,而且还都选择了海洋生物来做寓言当中的主人翁,为什么呢?

刚夫:一般来说,除了教科书上必须学习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仍然是少年儿童最需要补充的,这对他们扩大视野,认知这个世界,储备自己的知识能量等有好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教科书上和一般科普书上的科学知识,通常是一种介绍式、罗列式的,看下去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什么印象;第二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传媒发达,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现在的孩子无论是见识、悟性还是鉴赏能力,都比以前强多了,对读物的要求也高多了。而寓言体裁不仅有借物寓意、喻理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故事的载体,对本来求知欲就很强的孩子来说有较大的吸引力。把科普知识与寓言结合一起,读后既使人领悟到事理,学会用哲理看问题,也学到相关知识。刻意表现某一特征,读后就会使人对该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

那么,我为什么选择海洋及海洋生物为题材呢?应该说,对人类而言,海洋仍是个神秘的世界。过去寓言作品里的主人翁多为山林动物,如狐狸、狮子等。而这片占有地球2/3面积的海洋,当中的动物种类却比陆地上的多得多。随着科技发达,海洋动物逐渐被人们认识了。但对它们特有的习性、特征,人们仍然了解不多。由于我长期在海边生活,相对来说比别人了解多了,我发现不少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有的动物习性甚至还富有哲理,这就为文学作品,特别是寓言文学提供了现成的素材。

记者:那么,您的这套《海底科普寓言》丛书,除了以寓言形式介绍科普知识以外,它还有什么特点?这套丛书的看点又是什么呢?

刚夫:这是本寓言 科普知识的书,不少海洋生物本身就含有这方面的习性特征,许多海洋动物的非凡本领是令人想象不到的,它们所具有的特性,自然而然就能与书中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如技能呀、励志呀、智慧等等……

记者:也就是说,海洋生物的特性本身就给了您某些启示、联想,然后就写出这样的书,除了让孩子通过寓言来了解科普知识以外,然后通过海洋生物的某些习性,也给我们做人的一个启迪,一个启示,是吗?

刚夫:对!基本上不用太多的编造,很大程度是在真实基础上稍作艺术加工完成这部书的。海洋宽广博大,物质丰富,很像一个繁华的大社会,有机遇也充满挑战……

记者:那您写的这套书,是不是根据海洋生物各自的特性,然后您把它们分为"智慧篇"、"道德篇"、"励志篇"、"技能篇"等几个方面呢?

刚夫:差不多吧!首先根据它们的特性去构造作品,然后从内容意义上去分类的。

记者:一般来说,寓言对小孩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对稍大点的读者,他们可能会认为,哎呀太浅了,可能不太吸引他们,那么您觉得您的这套书,比较适合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呢?

刚夫:应该说这套书的读者还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应该说中小学生更为适宜。但寓言作品的道理往往在很多事物中是相通的,如此说来大人们同样适合阅读的,老少皆宜吧。

记者:对!小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阅读,然后给他们讲故事,通过故事学到科普知识。我们还注意到,似乎是为了便于理解,您在每篇作品的结尾处还附有一个哲学的道理。

刚夫:是的,总结式地道出一句哲理,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分辨、理解作品的意义。

记者:好!通过这个访谈,相信大家已经对《海底科普寓言》这套丛书的特点、看点等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将有选择地播放当中的文章。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访刚夫]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8日

暂无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