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海深处的哲学

-----广西作家刚夫专访

据悉,广西作家刚夫创作的“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共计40万字,分为五册。这套丛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出版后立即被中央电台作为推荐书目推荐给广大青少年,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套丛书,近日,记者特地采访了刚夫先生。

记者:请谈谈您创作这套书的初衷?

刚夫:这套丛书出版后,许多人都认为是得益于我当初从山区迁徙到了海边生活的缘故。我想也是如此吧,在海边我接触到海洋,接触到众多的海洋生物。在这里,我想首先向您讲述两个我在海边听来的故事。听完以后,或许您就会明白我写这套丛书的初衷了。

第一个——沙子变珍珠的故事。

有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在节日长假时到海边旅游。这是一个不很和谐的小家庭,儿子成绩不好,做父母的老怪儿子不聪明、不机智;做儿子的,怪父母太平凡,没有把好基因遗传给自己。面对儿子的抱怨,做父母的又能说些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趁假日期间,带儿子到处走走散散心……

在海边,他们被一颗颗晶光莹闪的珍珠吸引住了,这些巧夺天功、硕大圆润的珍珠是大海的产物。但是,很快他们便了解到,不少天然的珍珠竟是由沙子变成的。这一发现使他们极为惊讶……原来,珍珠的形成,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象,它们是由于某种小杂物掉进珠母贝壳里后,母贝受到刺激,释放出的分泌液将小杂物一层层包裹后而形成的。

一粒沙子,竟也能成为一颗珍珠?

沙粒都可以变成珍珠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了条件是可以转变的。小男孩不再怨天尤人了。从此,他改变了自己落后是因父母遗传基因所致的看法,增强了自信心,克服了自卑感。他发愤努力,最终考取了国内一所著名的大学。

第二个——吃最小鱼长成最大鱼故事。

一位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学生,离校没多久就自行办公司创业。他不屑于做分毫必争的小本生意,整天盘算着如何筹集大资金,搞大项目。但几年下来,非但赚不到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海边。在海洋水族馆,他看到海里最大的鱼——鲸鲨的标本。看着这个硕大无朋的“巨无霸”躯体,他感叹道,不知道它吃了多少大鱼,才长成如此巨大的呀!但是,恰恰是这时候,解说员介绍说,这条最大的鱼是吃最小鱼长成的。他惊呆了。他不相信。他爬上了这条大鱼能容纳十多个大人的巨嘴里观看,果然发现,这条巨鱼的咽喉,竟长得像筛子一样,宽大而又细密。毫无疑问,即使有大鱼吃,它也无法咽下的。

成为最大的鱼,不是吃大鱼长成,而是吃最小的鱼长成的……这又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呢?这说明一个人要想成为最好、最强的,凡事都不能打马虎眼,囫囵吞枣,凡事要讲求精细化、条理化,从最小的事做起,从最细微的事情抓起……

回到内地后,他一改过去的作风,从最小生意起步,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结果,他成功了。后来,他成为本地为数不多的一家大公司的老总……

从以上的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到,海洋科普,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信息及技术,另一方面,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哲理。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的这套书的书名采用了“科普寓言”这样一个新名词,据了解,这样的定义、这样的写法似乎在所有的书籍、所有的作家没有采用过的,您是怎样想的呢?

刚夫:首先明白我是搞文学的,搞文学就要以创新为己任,纵然是反映科普,也要与可读性强的文体及人文精神联系起来。怎样联系呢?这就需要创新了。前面说过,不少的科普知识,动物习性本身包含哲理特征,这就为利用文学反映科普打下基础,采用短小精悍又包含哲理故事的寓言体裁写科普知识是合适的。该书面世后,书中故事被全国多家刊物选载连载,中央电台作为优秀素质读物向全国家长、少儿播出推荐。由此可见,“科普寓言”这一创新名词以及体裁是受读者欢迎和认可的。

记者:这套丛书的主要读者群是学生,您认为这种写作方法有助于孩子们学到知识、并且都能令他们理解书中的寓意吗?

刚夫:一般来说,除了教科书上必须学习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仍然是少年儿童最需要补充的,这对他们扩大视野,认知这个世界,储备自己的知识能量等有好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教科书上和一般科普书上的科学知识,通常是一种介绍式、罗列式的,看下去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什么印象;第二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传媒发达,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现在的孩子无论是见识、悟性还是鉴赏能力,都比以前强多了,对读物的要求也高多了。而寓言体裁不仅有借物寓意、喻理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故事的载体,对本来求知欲就很强的孩子来说有较大的吸引力。把科普知识与寓言结合一起,读后既使人领悟到事理,学会用哲理看问题,也学到相关知识。刻意表现某一特征,读后就会使人对该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当然,对较小的孩子,理解寓言中的道理、哲理稍难了点,所以我特地在每个故事的后面,均作了一个概括性的点题,以便于他们在阅读当中学习理解。

记者:通常我们所读的寓言故事中多以狐狸等动物为主角,您为何选择海底生物为主人公呢?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刚夫:对人类而言,海洋仍是个神秘的世界。这片占有地球2/3面积的海洋,当中的动物种类却比陆地上的多得多。随着科技发达,海洋动物逐渐被人们认识了。但对它们特有的习性、特征,人们仍然了解不多。不少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把它们作为作品当中的主人公,就很有新鲜感。另外,采用海洋动物作为童话、寓言故事素材,将打破过去寓言作品常用山林动物为主角的单一局面。

记者:相对来说成年人对寓言都不太感兴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针对成人,您会不会改变目前的写作路线?

刚夫:应该说,寓言是文学当中较特殊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别的体裁相比,它的借物寓意、喻理特点更鲜明、更突出。它产生于劳动、生活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似乎也是经验的总结。它大概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民间传说提炼而成,一是文人创作,经典寓言几乎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寓言不论从读者还是从创作来看,的确有明显的萎缩情况。造成这种状况,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原因,现在能读到的寓言,大多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也许是为了精练的需要,经过一代代你一点、他一点的修剪、精减,变成的只是枝干形的了。很多寓言虽然简练,但它也有抽象,深邃、难以理解的一面,越简练,越浓缩,就越抽象。失去大众化,其结果是曲高和寡,失掉了不少读者。寓言文学体裁和其它事物一样,要使它受欢迎、繁荣起来,就需要创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关键一点还是给寓言再增添多一点元素,即故事性再强一点,故事化再多一点,这也许也是还寓言的本来面目吧!我把寓言和科普掺和起来,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一是想通过艺术化、形象化让科普知识更易于接受消化,二是想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为寓言体裁找到一种新的元素,使之更具活力,更具魅力。成年人对寓言失去兴趣,我想是因为缺少好作品,而好的寓言往往又是老少皆宜的。

记者:读了您这套丛书不得不佩服您的想象力,请问您在创作过程中灵感来自何方?

刚夫:这个问题的确问倒我了。但我想我只是个写作有心人而已,心中有这么一回事,灵感就来了。

记者:这套书按内容分为智门、德门、志门、技门和道门,请问您为何要这么分呢?理由和目的是什么?您想通过这套书带给孩子们什么启示?

刚夫:这是一套写给孩子们看的书,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加强的。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向全国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知,更说明素质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本来是套寓言 科普知识丛书,怎么又以智慧、品德、励志、技能等方面来分类呢?应该说,这与不少的海洋生物的习性特征有关。许多海洋动物的非凡本领是令人想象不到的,它们所具有的特性,自然而然就能让人与书中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它们的习性、特点给了我联想。

海洋宽广博大,物质丰富,很像一个繁华的大社会,有机遇也充满挑战。不少动物原本生活在陆地,因生存或种族繁衍需要,迁徙大海发展,如海兔、乌贼、企鹅、鲸鱼等,海兔和乌贼原是陆地上的蜗牛,企鹅是飞禽,鲸鱼则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这种为了谋生而去寻求更好的地方发展,就很像人类社会,所以很自然就与智慧、品德、励志、技能等方面联系起来了。

记者:我知道您曾写过一本论文集《大财门》,后来又写了“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请问今后还会延续以上两种写作方式吗?

刚夫:我不是一个有固定写作风格的作者,我是根据所需表达内容来决定写作体裁的。既写小说,也写报告文学及影视剧本等。写寓言还算得心应手吧,这得益于我曾经是个很不错的小小说写手,当年为日报社写精短小说锻炼了我。今后的写作仍然是根据内容、题材去选择写作方式和体裁。

记者:给自己一个市场定位,谈谈今后的打算?

刚夫:很难给自己写的东西一个市场定位,现在图书很多,书上市场,就很有被挤压感。一本书上书店后,能有人舍得掏钱买就很不错了,有人买就证明有受众、有读者,证明社会是需要的,是受这个社会欢迎的。一个书店卖出一、二本,全国近10万家书店就可想而知了。我毕竟是个搞文化的,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情怀,过去我们写东西是题材论,想出之前没人写过的题材就写了。现在也这样,善于发现,善于创新,弄别人没弄过的东西,这样的弄法我想公益性是大过功利性的。过去是这样,我想以后也会是这样的。

《南宁晚报》记者黄洪江

(2005年7月6日发表于《南宁晚报》的专访全文)

“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简介

“海底科普寓言”系列丛书分为《追捕聪明鱼》(智慧篇)、《漂亮的本色》(品德篇)、《“克隆王”复仇》(励志篇)、《神秘鹦鹉螺》(技能篇)、《大战亚马逊》(道理篇)五本,该丛书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融合自然科普知识及人文素质教育为一身。出版后颇受关注。中央电台作为青少年优秀素质读物向全国播出推荐。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访刚夫]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28日

暂无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