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鸣寓言集<<醉井>>序言

看了张鹤鸣先生的这部寓言集,我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它的每一篇作品的情节似乎都比通常意义上的寓言的情节复杂一点,篇幅也要稍长一些。我以为这一变化的意义十分重大。

长期以来,在寓言界似乎有一个思维定式,即寓言应该短小精悍,故事要为哲理服务,所以情节应该淡化。产生这一定式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对伊索和庄子等前人寓言的过度崇拜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似乎古往今来的寓言都是那么写的,我们自然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在这一思维定式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模仿伊索的作品诞生了,角色大都是狐狸狼老虎等,过于简单的情节和脸谱化的描写,给读者的印象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导致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对这样的寓言不怎么买账。

有的寓言作家可能会问,伊索寓言就是这样写的,我们不过是以他为榜样罢了。事实确实如此,几百则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几乎篇篇短小精悍,故事简洁,不怎么讲究情节。

可是寓言的开山鼻祖那样写,并不等于我们也应该那样写。伊索寓言产生的社会关系远比今天简单,那时人们接触的文学样式也不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口口相传。短小精辟的寓言能够产生与流传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但是在寓言产生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文学又出现了散文小说童话和戏剧等多种形式,它们大量吸收了寓言的优点与长处,同时又有本身的特点,如诗歌的抒情,小说的叙事,童话的浪漫,戏剧的机锋,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就使得伊索式的寓言相形见绌。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网络卡通漫画电影电视等新的提供信息的方式层出不穷,令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寓言创作不求新求变,就会受到读者唾弃.

张鹤鸣先生的这部集子恰恰是寓言作家求新求变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在这部集子里,每一则寓言都是一个叙事考究,相对完整的故事,有的诙谐幽默,如《三块警示牌》《山羊先生的微笑》》《鼓掌事件》等;有的讽刺意味浓厚,如《诱饵》《怪名村》《习惯成自然》等;有的将自然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寓言文本当中与一些以表达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使命的"科学寓言"又有本质不同,如《霸王花》《亚马逊树虎的灭绝》等;有的则以抒情为主,诗意盎然,如《绿叶对根的倾诉》等.这些故事不是简单地服务于所谓"哲理",而是靠自身的叙事技巧征服读者。这样的寓言自然会受到读者喜欢。

我们的大多数寓言作家似乎更重视写什么,而不是更重视怎么写。通过阅读张鹤鸣先生的这部集子,我们应该对此有深刻的反思。

据作者自己讲,他的寓言集是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张鹤鸣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熟喑儿童心理,又有多年编写儿童剧的经验,还担任过地方文学团体的领导人.这些经历都使他在寓言创新的路上走起来游刃有余。

如果说这部书稿有什么缺点的话,我以为有个别篇章读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创新似乎不够,如《一无所获的豹子》《被冷落的蝙蝠》等。好在这样的篇章极少,充其量只是白璧微瑕罢了。

我期待着这部优秀的寓言集能够得到读者的喜欢,期待着作者的探索精神感染更多的寓言作家,使我们的寓言作品更有新意。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马长山]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8日

#嗯我同意老师的说法,我知道了

Κé樂╲_/
嗯我同意老师的说法,我知道了
发表于2007年10月06日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