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珍 王继甫《中国当代微寓言精品》前言

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小小舞台,轮番上演一幕幕生动的微型悲剧或者喜剧。

舞台虽小,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各种动物,有时还有植物甚至非生物,人类演员偶尔也来客串。

请你不要误会,这些并非马戏团的杂耍,也不是魔术师的表演,但我们保证,它们的演出绝对比马戏和魔术更为好看。

“编剧”们为它们准备的每一个“剧本”都很简短。虽然演员们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它们的表演准确到位,绝没半点不自然。

夸张的动作,有时会让你从中发现你的影子;犀利的言辞,有时能让你为之赞叹或者汗颜!是的,它们实际并非在展示自己,而是在模仿人类,表演我们喜怒哀乐的人间。

——“编剧”们为它们准备的这些小小的“剧本”,我们称之为:微寓言。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轻阅读、浅阅读时代开启,微小说、微童话、微散文等等大大满足了人们新的阅读需求。

不过,与其他文体相比,当代寓言写作似乎有点逆时代潮流,大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很多作者写一个情节很简单的故事动辄千余字。虽然当代寓言作品大多被作家给写长了,但是,能把寓言写得又短又好,一直被业内认为是最优秀的寓言作家的品质。

我们有感于此,于是历时两年,阅读了大量当代寓言选本、别集,并且广泛向当代寓言作家征稿,从近万篇作品中选出了这五百多篇当代微寓言佳作。

需要说明,微寓言不等同于微博寓言,而应是微型寓言的更简便说法。这种写法古已有之,因为寓言这种文体本来就可以写得很精短。如先秦《庄子•列御寇》中的《朱泙漫学屠龙》:“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全文只有二十多个字,却巧妙说明了学习本领不能不考虑社会需要的道理。

当代微寓言的创作,在微博、微信流行之前早就开始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金江的寓言集《小鹰试飞》中就有微寓言作品。20世纪80年代,叶澍创作了大量以“贝壳寓言”为总名的微寓言。此外,孙建江、凝溪、少军、薛贤荣、海代泉、马长山、余途、桂剑雄等也都是当代创作微寓言的名家。

微寓言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型寓言故事(大部分作者创作的微寓言都是此类),一类是格言式寓言(简称格言寓言)。

格言寓言一般都是一两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一个道理或者讽喻社会。(国外纪伯伦、泰戈尔、卡雷尔•恰佩克等作家都有此类作品。)寓言故事都是独立成篇的,而格言寓言因为特别精短,在各种选本、报刊上,一般都是集为一束作为一篇。邹海鹏老师写过一束格言寓言,统称之为“寓言碎片”,我们觉得用“寓言碎片”比喻格言寓言很恰当。

凡事总是存在交叉区域。比如叶澍《贝壳寓言》里的作品,综合了传统寓言故事和格言寓言的写法,独树一帜。不过,我们觉得其中作品大多是可以独立成篇的。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综合考虑内容和形式特点,把入选作品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前六个部分都是故事类微寓言,第七个部分是格言寓言。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类只有相对意义,因为有的作品其实即可以放在这一类,也可以放在那一类。希望读者阅读时思路不要被每类的名称所限。

我们在每篇微寓言故事作品后面都配上了“微言大义”来点明寓意(除了少部分作品寓意是作者自己的阐释,其余都是我们写的),希望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给读者一点点启发。当然,有的作品完全可以有多重理解,请读者不要被我们的话限制了思考。

选稿过程中,我们剔除了过于说教的作品,因为,寓言是智者的文学,而非说教的文学(让人明理本来就不该简单说教)。寓言作品要是写得过于说教,本身就是作者的失败。

有人把寓言简单归到儿童文学名下,这是不对的。虽然有很多寓言是专门写给儿童看的,但是也有大量主要写给成人读的寓言。其实,大多寓言作品是老少皆宜的。我们这本书中选的微寓言,可以说,适合九岁及以上所有读者阅读。

寓言作品能给人以智慧,让人领悟真善美。无论你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只要你在工作、学习之余读上几篇微寓言,然后能从中得到一点启迪或者感动,那就是我们所期望的。

王建珍 王继甫

2015年1月12日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寓言评论]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7日

暂无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