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尾巴”

寓言的“尾巴”是指寓言末尾的一句具有精辟见解的哲理性文字。有一些人不喜欢寓言带有“尾巴”,认为是画蛇添足。我认为,没“尾巴”和有“尾巴”的寓言中都有好寓言,也都有写得一般的寓言。许多好寓言确实没有“尾巴”,硬加一个“尾巴”没有必要。有“尾巴”的寓言中有许多好寓言,如果将“尾巴”砍掉,会感觉缺少了点什么。用是否有“尾巴”来判断寓言的好坏显然是错误的。作者加或不加“尾巴”是自己的自由,对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应该采取包容和尊重的态度。

樊发稼《猴子戴手套》(《将军和跳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没有加“尾巴”,寓言故事情节中已经点出了不能生搬硬套的道理,没必要加“尾巴”。黄瑞云《次灵》(《黄瑞云寓言》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的最后加了“尾巴”:“——群体麻木,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韶华寓言有没有“尾巴”寓言,也有加“尾巴”的寓言,如《老虎从来不吹牛》(《韵华人生百味寓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最后一句是:自卑才吹牛,真正的强者不吹牛。

《伊索寓言》原著翻译版本中,有一些寓言是有“尾巴”的,如《农夫与蛇》加“尾巴”点明寓意:“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也有一些是不加“尾巴”的。樊发稼著《追求儿童文学的永恒》(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中《〈武松打狗〉序》中在谈到有“尾巴”寓言和无“尾巴”寓言时这样写道:……有的“卒章显志”、文末点题,具有省人的警策力;有的则寓思辨于整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揣摩领悟,更显得意蕴绵邈,促人深长思之。

顾建华教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钱欣葆文集》第一册,江苏凤凰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中指出:有人把在作品中点明寓意一概看作“老掉牙”的伊索寓言的套套,是“多余的尾巴”。为了所谓的“创新”,主张全部砍去。殊不知寓言的是否“创新”主要是看作品是否植根于现实生活,写出新意,是否有追随时代的新的手法。至于点不点明寓意,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

是否要给寓言加“尾巴”,应该根据寓言内容、读者对象而定。有很多作家根据寓言构思和读者对象的不同,灵活机动,既写没有“尾巴”的寓言,也写有“尾巴”的寓言。

寓言“尾巴”的质量十分重要,平庸的“尾巴”会让人生厌,好的“尾巴”会让寓言增色。要加一个好的“尾巴”很难,是要花费一点心思去琢磨的。有时候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不亚于创作一篇寓言。有的寓言本来没有“尾巴”,或者只有很简短的“尾巴”,编辑来信说寓言准备刊登,按照杂志一贯风格,需要作者给寓言加一个几十字的“尾巴”。虽然从内心讲确实不想给寓言加这么大的“尾巴”,但是又想既然编辑选中自己作品,为了支持编辑工作,加就加吧,也算“入乡随俗”。反正该作品编入寓言集时,“尾巴”可以改短或砍掉。

我们不应该盲目否定“尾巴”,也不应该过于迷信“尾巴”,一切从实际出发。

钱欣葆 寓言童话乐园网: http://www.qianxinbao.com

钱欣葆的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qianxinbao

钱欣葆 微博: http://weibo.com/qqxxbb?source=blog

邮 箱: 1370274336@qq.com qxb7777@sina.com

[信息来源:中国寓言网    作者:钱欣葆]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从实际出发

屠瑞
我们不应该盲目否定“尾巴”,也不应该过于迷信“尾巴”。
发表于2020年05月24日
我要留言>>